报告题目:“立言之旨🟠,动关风化”─清代中期戏曲伦理思维之事理化与世情化
报告人:王瑷玲 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剧场艺术系教授兼主任)
报告时间🥐:2017年12月4日 9:00
报告地点⏬:闵行天美娱乐4330
主持人🥗:
主办单位🧑🏿:天美开户社科处
报告人简介⁉️:
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博士,专长领域为古典戏曲➝、戏剧理论、美学与文学批评等👱🏻♀️。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剧场艺术系教授兼主任,中山大学「经验传承教师」(mentor)、武汉大学校级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所长、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CCKF)副执行长。曾获国科会优等研究奖励🥺📏、“中研院”优秀年轻学者著作奖🍾⛹🏻♀️;并曾担任台湾科技部(原国科会)二十多项科研计划主持人等。长期担任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编辑委员等,著有《明清传奇名作人物刻画之艺术性》、《晚明清初戏曲之审美构思与其艺术呈现》等书,及国内外学术论文上百篇,并编有十部论文集专书。
报告简介:
以清代戏曲中“风教”观之重新崛起🦹🏽,作为问题论述之出发🥖,逐步检视、探讨清代中期戏曲中伦理思维之“事理化”与“世情化”发展。在选择的事例中,将以蒋士铨、董榕、杨潮观等为例,尝试揭示在清代中叶戏曲创作所存在之“相似而不同”的取径👔;藉以分析当时剧作家各种文化观点之影响。尤其是,个别作者在面对关乎“意旨”与“表现”时,以及创作实践后,对于义理价值的反思。就整体“戏曲史”而言⛹🏽♂️,亦希望能阐明一种共有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