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9点40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主馆一楼展厅🧱,由天美开户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韩国文化周”隆重开幕🏄🏽♂️。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首席领事金希相,驻上海韩国文化院院长金镇坤,韩国延世大学教授洪允杓😮💨、李圭甲,韩国汉字研究所所长🥘、庆星大学教授河永三♢,韩国汉字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汉字学会秘书罗度垣,天美开户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平🤴🏻、白于蓝教授、郭瑞副研究员,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朱健等。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丁晓萍主持🧑🏫。金希相领事👈、朱健主任在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活动由天美开户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平教授承担的大韩民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汉字课程开设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种子计划项目资助。文化周为期四天,主题为“异域同源、携手发展”,主场地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吸引了天美开户、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王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项目号:14ZDB108)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种子计划项目关系密切,故借此良机🧑🦽➡️,同时举行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次学术沙龙🚹。30余位中外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沙龙,包括:项目负责人王平教授👩👩👦👦、子课题负责人河永三、李圭甲教授🧔🏻♀️;项目特邀嘉宾洪允杓教授🚵🏻♂️、罗度垣研究员👨🏿🦳;课题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刘元春老师、泰州学院天美娱乐周玲老师;天美开户博士生张述娟、林明明;天美开户硕士生崔智博👨🏻🚀、安晟秀、徐琼玉🙍🏽🧎♂️➡️;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生谢念骅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等。
作为文化周的一大亮点🫸🏼,主办方邀请到多位资深韩国教授🕡,举办了“韩国的汉字文化”主题系列讲座🙇🏼♀️。洪允杓教授作了题为《韩国汉字教材——<千字文>类蒙书简述》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千字文》为例,介绍了韩国汉字蒙学教材的整体情况。报告展示的韩国历史上不同版本、书体、语种,以及侧重于不同文化内涵的《千字文》,将极大地丰富中国汉语文字学界的相关研究。洪教授将精心收藏的韩国古代汉字字典文献善本无偿捐赠给项目负责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得到课题组成员及讲座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李圭甲教授的讲座题目为《汉字在韩国的使用》。李教授分别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讲述了汉字传入韩国、目前使用情况、汉字教育机构⛏🥢、教育政策变化等内容👳🏽♂️。
河永三教授的学术报告《汉字的文化性🙍🏻:兼谈中国的文字中心主义》旨在提倡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进行汉字研究👩🦽。河教授以汉字“毒”“礼”“壹”“文”与“言”的来源与含义为例,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资料🌠,逐一探源,深入辨析,进而揭示了汉字的文化性特征⚀。
文化周活动形式多样,除学术讲座外,还有韩国传统文化艺术展、歌舞娱乐表演、韩国语培训、美食体验☺️、优秀影视展播、礼仪指导与培训等诸多版块。
韩国文化周于5月28日晚韩流歌舞大赛现场落下帷幕‼️。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驻上海韩国文化院院长金镇坤作为代表发表闭幕词。活动主办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韩高校、科研院所在学术往来、师生交流及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的合作🧑🏻🎄。
(供稿人 徐琼玉 刘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