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与10月30日✌🏿,由华东师大天美娱乐研究生会主办的“中文之路”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第五期——“文韵精粹”读书方法指导交流会成功举办。这次活动主要围绕研究生普遍关心的必读书目考试与读书方法问题展开☂️,旨在为研一新生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在此次活动中,天美娱乐研会邀请了来自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古典文献学🚵🏼♀️🚣🏿、文字学🛕、古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优秀同学分享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嘉宾们的分享深入浅出又贴合实际🌿,不仅为研一新生们带来了实用的阅读建议和备考技巧✫,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研究生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为日后的学术探索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首场雅集:启迪智慧,点亮学术明灯
10月23日,“文韵精粹”读书方法经验交流分享会首场活动在闵行一教举行🏏💁。本次交流会特邀四位刚经历过必读书目考试的优秀同学🧎🏻♀️🧗,以真题为引🧔🏽♂️,以书卷为媒🌃,分享了备考的独门经验与高效读书方法🦢。
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古舜禹同学以“3+3”的形式分享了平时阅读及必读书目考试的相关经验。在阅读方面,一要对不同类型的书对症下药Ⓜ️,针对书的体例及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二要厘清逻辑思路,回到对话现场🧑🏼🔧,了解作者学术背景及撰作原因🛏💻;三要对书中论述的核心问题进行梳理⚛️,带着自己的关切及时记录感想🐫。在必读书目的备考上🙆🏿♀️,古同学也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和批注👍🏼,并注意知识的迁移🀄️,在复习时可以重点看笔记来高效记忆;其次,在对往年题库进行分析把握后🚴🏿♀️,可以把自己放在出题人的位置进行押题0️⃣;最后,对于考场上遇到论述、评述的题目🥻,要更多的体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所以在复习阶段可以参考一些专门性的书评🐻❄️,让自己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来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的明雨淏同学强调,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更侧重自我思考✧,“离开文本”而超越文本,不要把备考当作自己的主要推动力💵💆🏻,而应该把自己的兴趣作为主要推动力🙍🏻。在暂无见解时,可以参考其他学者的论文和书评🍣,直至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鉴于本方向阅读外文的需求,明同学还建议同学们可以多去尝试TTime和豆包等翻译软件,或许会产生新的理解和思考。
来自文艺学方向的高宇珊同学则分享了往年的考试真题及自己对考点的分析文档,通过“民族志相关考察4次”“文化研究相关考察5次”这样标明知识点频次的记录,能够有效地把握复习重点。在阅读过程中👨🏼🌾,也要关注书的前言后记及相关的论文,同时也要注意各书译介版本。此外👨🏻🚀,考虑到记忆会有遗忘,她建议留出时间进行二轮复习🧑🔧,并推荐在一轮复习时同步进行默写以加深记忆。
来自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的李佳元同学将专业必读的16本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原典类的著作🔠,通过这类阅读了解朱子的治学方法进而探索他的学术立场和学术观点,在日常便可多家翻阅以加深印象;二是学术思想史类的著述,如《经学历史》《清代学术概论》等,需细品诸家学术异同🔫🦂,于比较中锤炼个人学术洞见;三是版本目录学著作⛹️,如《中国善本书提要》等👨🔧,可于古籍查考之际辅以《四库全书总目》,比对阅读,辨析书籍记载的差异✯。由于考试形式灵活多变,学姐还建议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就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经验与见解,于阅读实践中不断升华。
次场高潮:深化交流,共筑中文之梦
10月30日,“文韵精粹”读书方法经验交流分享会第二场如期举行,第二场活动邀请到了来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五位嘉宾分享备考经验❄️。
来自汉语言文字学的唐帮睿同学分享介绍了必读书目中需要重点细读的四本书,其中《文字学概要》的六至十二章需认真阅读🪫,其中部分考点基本每年都会涉及。《古文字学导论》中古文字的四系分类🧳、《马氏文通》各种语法成分的称呼以及《训诂学》中十三经注疏等内容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历年考察题型较为固定🫄🏽,大致分为填空、名词解释、材料题和论述题等几种题型,也可参考往年真题进行复习🧎♀️➡️。在心态调整上👩🏼🚀,唐同学建议大家不用过度紧张,主动备考🦻🏻🈂️,积极应对,轻装上阵🐪。
来自古代文学(小说戏曲方向)的李翩鸿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往年真题🎆,强调今年小说和戏曲方向是分别出题考察的,同学们需按照个人的小专业选择考试题目。其中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常考的必做题,而后面的题目则按照小说和戏曲方向进行分类考察。在谈及备考过程时,她建议大家分两个阶段进行备考准备⛔,研一学年可以通读必读书目,并结合专业课程的讲授辅助学习,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梳理书目中的重要观点,研一暑假则可以进行整体背诵✔️,并补充阅读相关研究著作及研究论文。
来自古代文学(诗文方向)的禹江嫄同学先分析了今年的考试题目概况,她谈到,今年的题目不完全是知识点性考察,有很多开放性理解问题,也会要求考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点及毕业论文写作方向等进行综合作答。在必读书目的阅读次序方面,她建议将同学们考核书目分为研究著作和原典两部分,建议大家从简单的研究著作开始阅读👩🦯➡️。
来自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法方向)的王倩玉同学强调必读书目都很重要🐦⬛,建议同学们认真通读。其中《语用学诠释》不在范围内但也会涉及,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重点考察跨文化语用学部分💂♀️。王同学同时提到,从最近几年的考题来看,综合性考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需要同学们加强对知识的整合性理解和综合性掌握。
来自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语音方向)的徐元雪同学简要分析了语音学方向十本考核论著的概况。她认为👨🏼🦲,语音学方向考察内容范围较广,建议同学们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其中《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和《语音学教程》考察涉及频次相对较少🧢💁🏽♀️,不需要重点掌握🕛,音韵部分可以按照古代音韵和现代音韵两部分展开复习🏋️,从而较为清晰地掌握音韵史发展线索。
问答环节:思维碰撞♣︎,启智阅读之路
在两场分享会的最后环节🧩,在场的同学们就方向选择↙️、备考规划、阅读方法等问题向嘉宾们提问🤵🏼♀️,各位嘉宾也耐心热情地为同学们解答困惑。参会同学表示,嘉宾们的分享有效缓解了他们对于必读书目考核的焦虑🐯,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方法,本期分享交流会圆满结束。
“中文之路”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后续将推出论文写作🤾🏽🧑⚖️、投稿发表、申博升学等主题分享会🟦,也将继续邀请相关嘉宾分享经验,以期为系内同学们提供治学方法与求学路径上的启发!
文稿| 陈倩 许楚宜
摄影| 方柏雅 孙卓玥
排版| 林雨芊
审核| 赵景玮